第125页
“这谁能知道,你往外说还是我往外说,咱俩都不说谁会知道。”
李三顺和刘大银把烧鸡店让儿子看着,夫妻两个去了第三纺织厂。
门卫看见了刘大银,态度比昨天好了不少,“你们来了,跟我来吧,韩干事已经来了。”
韩冬青见到刘大银,站起来热情说道:“刘大姐,你们来了。”
李三顺也认得韩冬青,他实在没想到妻子要做生意的人竟然是韩东青。
“大银,这不是……”李三顺靠近刘大银,在她耳边低声说道。
刘大银也压低声音说道:“我知道。不过咱们认识他,他不认识咱们,一会儿你就当不认识他就行。”
韩东青走在前边,没看到刘大银和李三顺的小动作。
“主任,人来了。”
和主任说了两句场面上的寒暄话,双方就正式进入主题。
刘大银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杨主任,我是这样想的,这批布料我先付一半的款,等三个月后再付另一半的款,您看怎么样?”
“刘女士,你说的这种方式在我们厂子里也不是没有过先例,”杨主任坐在椅子上,双手交叉,“可这样做的都是一些国营企业和供销社。像你这样的个人经销者,我们还从来没有开过这样的先河。”
刘大银把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都带来了,放到杨主任的桌子上:“杨主任,您可以看看,这是我的身份证明。我刚才的话没说清楚,咱们先签一个协议,我先付一半的款,就只先拉走一半的布料。剩下的布料我在三个月之内把尾款付清,尾款付清后我把布料拉走。咱们可以在协议上写好了,我要是三个月之内付不清尾款,剩下的一半布料我不但拉不走,你们纺织厂还能追究我的责任。但你们纺织厂三个月之内不能把剩下的那一半布料卖给别人,要是你们卖给别人的话,你们纺织厂得按三倍的价钱赔偿我。”
杨主任直到此时,才像是真正正视了这两个穿着老土,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两个中老年人。
双方就价格问题展开了一番唇枪舌战,最后刘大银以六千四百块钱的价格拿下了那批布料。
这个价格比“江闻钟”买下的要多了四百块钱,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江闻钟”有韩东青这个在第三纺织厂做干事的姐夫,买的价格当然要便宜一些了。
双方在合同上约定,刘大银要在三个月的时间内付清尾款,如果她违约,那剩下的那一半布料她不仅不能拿走,还要承担尾款三倍的违约金。
同样,剩下的一半布料名义上属于刘大银了,第三纺织厂在三个月之内无权出售给任何个人和集体,如果第三纺织厂违约,那就要赔偿刘大银违约款的十倍。
同样是违约,看起来第三纺织厂的赔偿款要高,但是一半布料还在它的仓库里,即使刘大银违约,纺织厂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
刘大银和李三顺在合同上按上手印,签上自己的名字,站在一旁的韩冬青才算知道了他一直喊得“大哥,大姐”的全名。
几乎是在一瞬间,韩冬青就知道了这俩个人是谁。
第72章 种马文里的炮灰
三万米布料,刘大银要把它们全部放在家里。
家里的西房四间,一间得做烧鸡,剩下的都让刘大银放上布料了。
这第三纺织厂出了个卡车,帮忙把布料拉到了家里来。
刘大银从杨主任那里打听到,这省城还有好几家纺织厂有这种布料,不过他们剩下的都不多。
刘大银请杨主任给有这种布料的厂子打了个电话,问他们卖不卖,要是卖的话,她也都收了。
杨主任道;“卖,怎么不卖,我这就打电话跟他们说一声。”
那几家纺织厂当初生产的少,剩余的也就少,好几个纺织厂的库存加起来,还不到第三纺织厂的十分之一。
刘大银把那些布料全都买来放到家里。
剩下的就是安心等待了。
江闻钟在六月底的一天去了他姐姐家里。
他最近想出了一个赚钱的好主意。
上一辈子的这一年,国家领导人穿西装的照片登在了全国最大的报纸上。
这引领了全国从上到下的西装狂潮。
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城市里的普通老百姓,都有一身自己的西装。
这股风潮后来又从城市吹到了乡村,每个农村小伙子都要想方设法的弄来一套西装。
江闻钟想抓住这个机会,做一笔大买卖,狠狠赚它一笔。
姐夫韩冬青现在是第三纺织厂的干事,那可是全省数一数二的大纺织厂,里面肯定有自己要找的布料。
韩冬青回家看到江闻钟微微眯了眯眼睛,等听到江闻钟托他办的事,终于有些不耐烦。
只不过看见江安妮的肚子时,韩冬青脸色恢复了平静:“明天你跟我去厂里的仓库看看,要是有合适的布料再说。”
江闻钟跟着韩冬青到了第三纺织厂的仓库,一眼就看到了堆在墙角的黑色布料。
“姐夫,这些布料什么价格?”
韩冬青看清楚江闻钟喜欢的布料,不知怎么的,突然很想笑,他笑了一笑,声音懒洋洋地;“那布料已经卖出去了。”
江闻钟拿着布料反复摩挲,这布料做西装最适合了,“卖出去了?既然卖出去了怎么还在仓库里。”
--
李三顺和刘大银把烧鸡店让儿子看着,夫妻两个去了第三纺织厂。
门卫看见了刘大银,态度比昨天好了不少,“你们来了,跟我来吧,韩干事已经来了。”
韩冬青见到刘大银,站起来热情说道:“刘大姐,你们来了。”
李三顺也认得韩冬青,他实在没想到妻子要做生意的人竟然是韩东青。
“大银,这不是……”李三顺靠近刘大银,在她耳边低声说道。
刘大银也压低声音说道:“我知道。不过咱们认识他,他不认识咱们,一会儿你就当不认识他就行。”
韩东青走在前边,没看到刘大银和李三顺的小动作。
“主任,人来了。”
和主任说了两句场面上的寒暄话,双方就正式进入主题。
刘大银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杨主任,我是这样想的,这批布料我先付一半的款,等三个月后再付另一半的款,您看怎么样?”
“刘女士,你说的这种方式在我们厂子里也不是没有过先例,”杨主任坐在椅子上,双手交叉,“可这样做的都是一些国营企业和供销社。像你这样的个人经销者,我们还从来没有开过这样的先河。”
刘大银把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都带来了,放到杨主任的桌子上:“杨主任,您可以看看,这是我的身份证明。我刚才的话没说清楚,咱们先签一个协议,我先付一半的款,就只先拉走一半的布料。剩下的布料我在三个月之内把尾款付清,尾款付清后我把布料拉走。咱们可以在协议上写好了,我要是三个月之内付不清尾款,剩下的一半布料我不但拉不走,你们纺织厂还能追究我的责任。但你们纺织厂三个月之内不能把剩下的那一半布料卖给别人,要是你们卖给别人的话,你们纺织厂得按三倍的价钱赔偿我。”
杨主任直到此时,才像是真正正视了这两个穿着老土,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两个中老年人。
双方就价格问题展开了一番唇枪舌战,最后刘大银以六千四百块钱的价格拿下了那批布料。
这个价格比“江闻钟”买下的要多了四百块钱,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江闻钟”有韩东青这个在第三纺织厂做干事的姐夫,买的价格当然要便宜一些了。
双方在合同上约定,刘大银要在三个月的时间内付清尾款,如果她违约,那剩下的那一半布料她不仅不能拿走,还要承担尾款三倍的违约金。
同样,剩下的一半布料名义上属于刘大银了,第三纺织厂在三个月之内无权出售给任何个人和集体,如果第三纺织厂违约,那就要赔偿刘大银违约款的十倍。
同样是违约,看起来第三纺织厂的赔偿款要高,但是一半布料还在它的仓库里,即使刘大银违约,纺织厂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
刘大银和李三顺在合同上按上手印,签上自己的名字,站在一旁的韩冬青才算知道了他一直喊得“大哥,大姐”的全名。
几乎是在一瞬间,韩冬青就知道了这俩个人是谁。
第72章 种马文里的炮灰
三万米布料,刘大银要把它们全部放在家里。
家里的西房四间,一间得做烧鸡,剩下的都让刘大银放上布料了。
这第三纺织厂出了个卡车,帮忙把布料拉到了家里来。
刘大银从杨主任那里打听到,这省城还有好几家纺织厂有这种布料,不过他们剩下的都不多。
刘大银请杨主任给有这种布料的厂子打了个电话,问他们卖不卖,要是卖的话,她也都收了。
杨主任道;“卖,怎么不卖,我这就打电话跟他们说一声。”
那几家纺织厂当初生产的少,剩余的也就少,好几个纺织厂的库存加起来,还不到第三纺织厂的十分之一。
刘大银把那些布料全都买来放到家里。
剩下的就是安心等待了。
江闻钟在六月底的一天去了他姐姐家里。
他最近想出了一个赚钱的好主意。
上一辈子的这一年,国家领导人穿西装的照片登在了全国最大的报纸上。
这引领了全国从上到下的西装狂潮。
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城市里的普通老百姓,都有一身自己的西装。
这股风潮后来又从城市吹到了乡村,每个农村小伙子都要想方设法的弄来一套西装。
江闻钟想抓住这个机会,做一笔大买卖,狠狠赚它一笔。
姐夫韩冬青现在是第三纺织厂的干事,那可是全省数一数二的大纺织厂,里面肯定有自己要找的布料。
韩冬青回家看到江闻钟微微眯了眯眼睛,等听到江闻钟托他办的事,终于有些不耐烦。
只不过看见江安妮的肚子时,韩冬青脸色恢复了平静:“明天你跟我去厂里的仓库看看,要是有合适的布料再说。”
江闻钟跟着韩冬青到了第三纺织厂的仓库,一眼就看到了堆在墙角的黑色布料。
“姐夫,这些布料什么价格?”
韩冬青看清楚江闻钟喜欢的布料,不知怎么的,突然很想笑,他笑了一笑,声音懒洋洋地;“那布料已经卖出去了。”
江闻钟拿着布料反复摩挲,这布料做西装最适合了,“卖出去了?既然卖出去了怎么还在仓库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