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个屁,若是他们还敢回来,再一起算账不迟,要是不回来了,不是还有祁家那一千两吗,足够再买两匹马了。”魏县令算盘打的精,如果自己真认错了人,那这几个人最好别出现在永州城里。
第144章 太丧了
李煦一路疾驰,只花了半天时间就进了上杭县县城,县城城楼是木质的,下方是土墙,内有高高的塔楼,但仅此而已,此时城楼上没有守城的士兵,城楼上挂着的旗杆也歪倒在一边,看着像是被敌人入侵似的。
李煦一路神色紧绷,进城后看到杂乱的街道更是不悦,就算县令县丞不在,衙门里总不可能连个文吏都没有,哪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不该让县城栾城这样。
街道上看不到什么人,街道两旁的屋子看着还好,李煦特意绕了几条路,看到不少地方确实有房子倒塌,房子的主人在空地上哭天喊地,周围的百姓很少,不知是不是出城避难去了。
李煦特意找了个人问话,得知的消息确实是,不少百姓都到城外的寺庙避难去了,也不知道他们如何断定山中的寺庙一定比城里安全。
又问了县衙的位置,李煦带着人先去县衙。
县衙里有人,是个看管仓库的小吏,看到骑马闯入的三个人,神色不悦地说:“大老爷不在,有事改日再来。”
李煦扫了一眼这破败的县衙,骑着马背上问:“寇将军离开几日了?可有消息传来?”
那小吏听他提起寇将军,表情立马变得恭敬起来,“已经离开足足五日了,有无消息传来小人便不知了。”
“其他大人呢?”
小吏更加慌乱了,“这个小人也不知,您找哪位大人?”
“衙役呢?”
“一部分跟着县老爷走了,还有一部分在外头巡视呢。”
巡视个屁,反正李煦一路过来就没看到有官府的人在维持秩序。
李煦本来还想先了解地震造成的损失,见他什么都不知,也不问了。“目前衙门里最高品级的长官是哪位?去把人请来。”
“只有令史大人在,但他家小人并不知晓在哪。”
李煦一鞭子挥过去,“啪”的一声脆响,小吏身旁的柱子上留下一道鞭痕,对方吓得跪倒在地,支支吾吾地说:“这……这位大人,小人真的不知。那令史大人今晨出城去了,说是要去投靠他岳家避难。”
“避什么难?谁允许他离开的,这一县城的百姓谁管?”
“您不知,昨夜地动,而且还不止一次,谁也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严不严重,城里能走的都走了,肯定是没人管的。”
“那你怎么不走?”
“卑职卑职无处可去,平日就就住在县衙。”
李煦跳下马背,老七从他手里接过缰绳,将马儿迁到门外的院子里拴在树干上。院子里也是乱的,大树倒了几棵,地也裂了,看得人心惊胆战。
他悄悄靠近贺遵,问:“穆大人,您不劝着王爷离开这险地吗?”
贺遵扫了他一眼,只说:“你去劝着试试看。”王爷能听劝才怪了,何况寇将军还在上杭县下落不明。
再说了,以王爷爱民如子的性格,肯定是不会不管这里的百姓的。
李煦让那小吏站起来,想了想,吩咐道:“你去将官府内能找到的人都找来,哪怕是下人也行,本公子有事交代。”
李煦也不知道该怎么骂醒这些人,地震了到处乱跑,还敢跑到山上的寺庙避难,这不是自己找死么。
上杭县四周也是群山环绕,县城是最空旷最平整的地方了,只要不呆在屋里,比去山上安全多了。
小吏不敢不从,他不知这年轻人是何身份,但总归是贵人就对了。
衙门里还有几个人,住在附近的衙役也有几个在家中,听到传唤,有的来了,有的死活不肯来,都大难临头了,谁还管什么公事啊。
李煦看着面前站成一排的人,老少都有,只有两个穿着衙役的制服,其他的恐怕都是下人凑数的。
行吧,有总比没有好,他心想。
“这县城中可有空旷且平整的地方?要周边没什么建筑物的。”李煦问他们。
大家低着头不敢吭声,只有之前那小吏小声应答:“如果您是要大片的空地,那应该就是城门口那块地了。”
李煦想想之前走过的路,点点头,那里确实空旷无人,一座五米左右的城墙就算倒下来也占不了多少地,他吩咐道:“你们去找些锣鼓来,沿街通知百姓,让大家集中到城门口那儿,就说郡守府来了官员,要在城门口传授水稻耕种技术,若是错过了这一次,可就没有下一次了。”
这是李煦临时想到的借口,各地负责农事的官员都会收到郡守府下发的册子,详细记载着改进的耕种方式,再有县衙将这方法传授给百姓。
李煦敢肯定,上杭县这边这个任务还没开展起来,正好让他充当一回农事官。
“还有,看看还有没有人在地震中受伤的,如果有,让他家人送到也送到城门口吧,先集中安置。把所有官员和衙役都喊回来,告诉他们,今日没到场的,以后也不用再来县衙了,一律革职!”
小吏听到“郡守府”三个字已经吓软了腿,再听对方那杀伐果断的气势,更是确信这个年轻人身居高位。
听说郡守府新上任了一位年轻的郡丞大人,指不定就是眼前这个,但这样的大人物会跑到上杭县这种小地方来吗?真是不敢相信。
--
第144章 太丧了
李煦一路疾驰,只花了半天时间就进了上杭县县城,县城城楼是木质的,下方是土墙,内有高高的塔楼,但仅此而已,此时城楼上没有守城的士兵,城楼上挂着的旗杆也歪倒在一边,看着像是被敌人入侵似的。
李煦一路神色紧绷,进城后看到杂乱的街道更是不悦,就算县令县丞不在,衙门里总不可能连个文吏都没有,哪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不该让县城栾城这样。
街道上看不到什么人,街道两旁的屋子看着还好,李煦特意绕了几条路,看到不少地方确实有房子倒塌,房子的主人在空地上哭天喊地,周围的百姓很少,不知是不是出城避难去了。
李煦特意找了个人问话,得知的消息确实是,不少百姓都到城外的寺庙避难去了,也不知道他们如何断定山中的寺庙一定比城里安全。
又问了县衙的位置,李煦带着人先去县衙。
县衙里有人,是个看管仓库的小吏,看到骑马闯入的三个人,神色不悦地说:“大老爷不在,有事改日再来。”
李煦扫了一眼这破败的县衙,骑着马背上问:“寇将军离开几日了?可有消息传来?”
那小吏听他提起寇将军,表情立马变得恭敬起来,“已经离开足足五日了,有无消息传来小人便不知了。”
“其他大人呢?”
小吏更加慌乱了,“这个小人也不知,您找哪位大人?”
“衙役呢?”
“一部分跟着县老爷走了,还有一部分在外头巡视呢。”
巡视个屁,反正李煦一路过来就没看到有官府的人在维持秩序。
李煦本来还想先了解地震造成的损失,见他什么都不知,也不问了。“目前衙门里最高品级的长官是哪位?去把人请来。”
“只有令史大人在,但他家小人并不知晓在哪。”
李煦一鞭子挥过去,“啪”的一声脆响,小吏身旁的柱子上留下一道鞭痕,对方吓得跪倒在地,支支吾吾地说:“这……这位大人,小人真的不知。那令史大人今晨出城去了,说是要去投靠他岳家避难。”
“避什么难?谁允许他离开的,这一县城的百姓谁管?”
“您不知,昨夜地动,而且还不止一次,谁也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严不严重,城里能走的都走了,肯定是没人管的。”
“那你怎么不走?”
“卑职卑职无处可去,平日就就住在县衙。”
李煦跳下马背,老七从他手里接过缰绳,将马儿迁到门外的院子里拴在树干上。院子里也是乱的,大树倒了几棵,地也裂了,看得人心惊胆战。
他悄悄靠近贺遵,问:“穆大人,您不劝着王爷离开这险地吗?”
贺遵扫了他一眼,只说:“你去劝着试试看。”王爷能听劝才怪了,何况寇将军还在上杭县下落不明。
再说了,以王爷爱民如子的性格,肯定是不会不管这里的百姓的。
李煦让那小吏站起来,想了想,吩咐道:“你去将官府内能找到的人都找来,哪怕是下人也行,本公子有事交代。”
李煦也不知道该怎么骂醒这些人,地震了到处乱跑,还敢跑到山上的寺庙避难,这不是自己找死么。
上杭县四周也是群山环绕,县城是最空旷最平整的地方了,只要不呆在屋里,比去山上安全多了。
小吏不敢不从,他不知这年轻人是何身份,但总归是贵人就对了。
衙门里还有几个人,住在附近的衙役也有几个在家中,听到传唤,有的来了,有的死活不肯来,都大难临头了,谁还管什么公事啊。
李煦看着面前站成一排的人,老少都有,只有两个穿着衙役的制服,其他的恐怕都是下人凑数的。
行吧,有总比没有好,他心想。
“这县城中可有空旷且平整的地方?要周边没什么建筑物的。”李煦问他们。
大家低着头不敢吭声,只有之前那小吏小声应答:“如果您是要大片的空地,那应该就是城门口那块地了。”
李煦想想之前走过的路,点点头,那里确实空旷无人,一座五米左右的城墙就算倒下来也占不了多少地,他吩咐道:“你们去找些锣鼓来,沿街通知百姓,让大家集中到城门口那儿,就说郡守府来了官员,要在城门口传授水稻耕种技术,若是错过了这一次,可就没有下一次了。”
这是李煦临时想到的借口,各地负责农事的官员都会收到郡守府下发的册子,详细记载着改进的耕种方式,再有县衙将这方法传授给百姓。
李煦敢肯定,上杭县这边这个任务还没开展起来,正好让他充当一回农事官。
“还有,看看还有没有人在地震中受伤的,如果有,让他家人送到也送到城门口吧,先集中安置。把所有官员和衙役都喊回来,告诉他们,今日没到场的,以后也不用再来县衙了,一律革职!”
小吏听到“郡守府”三个字已经吓软了腿,再听对方那杀伐果断的气势,更是确信这个年轻人身居高位。
听说郡守府新上任了一位年轻的郡丞大人,指不定就是眼前这个,但这样的大人物会跑到上杭县这种小地方来吗?真是不敢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