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儿,想得太多了,这些年苦了你hellip;hellip;有些话许是不当姑母来说,一会儿等你姑父到了,他自会决断,铣儿你只管实话实说便是。rdquo;
对过了口供,见其中并无禁忌不当的信息,加上萧妃也是真心相信萧铣的说辞,于是便决定不加修饰,直接等夫君杨广亲自来查问。在萧铣的问题上,杨广身边的亲人mdash;mdash;主要是他老婆和女儿mdash;mdash;可谓是天下无人不通共rdquo;,所以结果也就没什么悬念了。
hellip;hellip;
杨广来到萧妃养病的内院时,脸上看不出一丝自己老婆见了陌生男人后该有的怨怒,着实可见涵养气度了得。见到萧铣时,问话的语气非常和蔼,一派礼贤下士的样子,让人如沐春风。
这还是萧铣第一次作为对话一方的主角,在杨广面前陈述,比之那日跟着智顗大师时,感觉又有不同。杨广了解清楚了来龙去脉、亲戚关系后,又细细分析了此事当中智顗有没有知情不报、合谋隐匿叛臣后嗣的可能性。确认这些都没问题,最后才略加思索,盯着萧铣的眼睛追问道:杨仆射平叛时,你几岁了?rdquo;
大王,当时铣儿还才hellip;hellip;rdquo;
萧妃刚想代替作答,却被杨广打断:你让他自己说!rdquo;
是hellip;hellip;大王,是臣妾失礼了。rdquo;
萧铣也不回避,直直地看着杨广,眼中满是真诚:回禀晋王殿下,当时小侄约摸六七岁。rdquo;
杨广一直在观察萧铣的表情。数日前,给萧妃诊病的时候,杨广是见过萧铣的,当时萧铣那畏畏缩缩地神态举止,显得很没见过世面,而如今再见时,对答居然比当时淡然镇定了很多。这不能不让人狐疑mdash;mdash;当然了,这也可以解释为当时萧铣心中对于身世泄密还有一些害怕,而如今彻底揭穿之后便光脚不怕穿鞋rdquo;了。有鉴于此,杨广委决不下时,决定再试探一下。
那便是了mdash;mdash;你如今,也不过是13岁。高智慧之乱,六年前便平定了,年龄完全对得上。自古哪怕大逆首恶之辈的族人,但凡如此年幼的,也最多是个圈禁或发卖为奴的罪过罢了,何况你当时已经失怙呢?孤便为你做主,赦免了往昔诸般过节mdash;mdash;不过,不知你对于你祖父、三叔的诸般遭际,心中可有对本朝怨怼么?rdquo;
萧铣心中咯噔一下,这个他最害怕的问题,终究还是不能回避。虽然此前萧妃已经旁敲侧击问过了,可是萧妃问和杨广问,在这一点上效果又是天壤之别的。
如果他说对于隋军杀了他祖父和三叔毫无怨恨,那便是不孝之人,连天理人伦都罔顾。可是若是说怨恨hellip;hellip;当时杨广可就已经是扬州总督了,虽然平叛作战的直接指挥统帅是杨素和贺若弼两人,不比灭陈之战时那般由杨广亲挂主帅名头;但是萧铣只要说了对此事有怨恨,那就肯定逃不脱怨恨杨广的罪过。
怎么回答?萧铣额上冷汗几乎便要涔涔而下,深吸了几口气,才算是稳住了思绪。
回禀殿下:小侄以为,从人情而言,祖孙、叔侄均是天性之亲。近亲见害,岂有不悲恸之理?只是当年小侄年幼,不明大理,只知悲恸,不知当怨恨何人。及大师恩养教诲数年,小侄戾气渐去,又读诗书明理,却是另有了一番见识。rdquo;
杨广听到这儿,第一次觉得面前这个少年人果有几分有趣之处了,也来了精神,想听听这个少年人有啥不寻常的见地:既如此,你倒是细细说来。rdquo;
小侄不敢。小侄读书,亦知孟子曰lsquo;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rsquo;lsquo;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rsquo;。自八王之乱、永嘉南渡;华夏衣冠,尽迁于南。是以自齐梁以降,南人不知北地亦有衣冠礼乐。北魏末年,六镇变乱,更有尔朱荣等辈胡虏为lsquo;河阴之变rsquo;,尽杀北朝汉化之臣僚,使北魏太武帝以来北朝诸般汉化变法之成果尽数丧却。小侄之天祖、梁武帝亦在当时以陈庆之北伐中原,以图恢复河洛衣冠。
小侄祖父在世时,本无僭越之野心,西梁归降朝廷时,臣之祖父不过忧惧北朝以武力治国,使华夏礼乐失统,故而南奔于陈;及至于后,遂酿败亡。然小侄之祖父若是活至今日,见殿下抚慰吴地之所为,礼乐教化之治理,想来也不至于再有异心。当年之事,实乃因南朝士绅不知大隋制度所酿成的误会,以致如此悲剧。rdquo;
许多人觉得南北朝的历史,往往是两边始终在敌对掐架的状态,但是其中还是颇有几段相对和平的年代的。比如距离萧铣如今这个时代之前大约七八十年时,就曾经有数十年的相对和睦期,主要原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从河东(山西)迁都到洛阳、实施各种汉化改革,让胡汉矛盾减弱了。
但是到北魏末年时,处于北疆防备柔然的北魏保守派鲜卑贵族,由于朝廷给他们的待遇比那些主动南下汉化的贵族差,而产生了强烈不满,这就酿成了后来的六镇兵变mdash;mdash;所以六镇兵变绝不是某国历史书上说的那样是北方人民正义的大起义rdquo;。而是纯粹的历史发展的逆流,是拒绝汉化的胡人,嫉妒北方汉人和那些在汉化中得到好处的胡人,所发动的反扑。
只是因为后世某国的修史立场要求凡是农民起义都是好的rdquo;这一大基调,才在90年代以前的历史书上给六镇兵变rdquo;一刀切地披上了正面的外衣。而坚持反面史观的大师们诸如陈寅恪等,也早早地住牛棚被斗死了。
--
对过了口供,见其中并无禁忌不当的信息,加上萧妃也是真心相信萧铣的说辞,于是便决定不加修饰,直接等夫君杨广亲自来查问。在萧铣的问题上,杨广身边的亲人mdash;mdash;主要是他老婆和女儿mdash;mdash;可谓是天下无人不通共rdquo;,所以结果也就没什么悬念了。
hellip;hellip;
杨广来到萧妃养病的内院时,脸上看不出一丝自己老婆见了陌生男人后该有的怨怒,着实可见涵养气度了得。见到萧铣时,问话的语气非常和蔼,一派礼贤下士的样子,让人如沐春风。
这还是萧铣第一次作为对话一方的主角,在杨广面前陈述,比之那日跟着智顗大师时,感觉又有不同。杨广了解清楚了来龙去脉、亲戚关系后,又细细分析了此事当中智顗有没有知情不报、合谋隐匿叛臣后嗣的可能性。确认这些都没问题,最后才略加思索,盯着萧铣的眼睛追问道:杨仆射平叛时,你几岁了?rdquo;
大王,当时铣儿还才hellip;hellip;rdquo;
萧妃刚想代替作答,却被杨广打断:你让他自己说!rdquo;
是hellip;hellip;大王,是臣妾失礼了。rdquo;
萧铣也不回避,直直地看着杨广,眼中满是真诚:回禀晋王殿下,当时小侄约摸六七岁。rdquo;
杨广一直在观察萧铣的表情。数日前,给萧妃诊病的时候,杨广是见过萧铣的,当时萧铣那畏畏缩缩地神态举止,显得很没见过世面,而如今再见时,对答居然比当时淡然镇定了很多。这不能不让人狐疑mdash;mdash;当然了,这也可以解释为当时萧铣心中对于身世泄密还有一些害怕,而如今彻底揭穿之后便光脚不怕穿鞋rdquo;了。有鉴于此,杨广委决不下时,决定再试探一下。
那便是了mdash;mdash;你如今,也不过是13岁。高智慧之乱,六年前便平定了,年龄完全对得上。自古哪怕大逆首恶之辈的族人,但凡如此年幼的,也最多是个圈禁或发卖为奴的罪过罢了,何况你当时已经失怙呢?孤便为你做主,赦免了往昔诸般过节mdash;mdash;不过,不知你对于你祖父、三叔的诸般遭际,心中可有对本朝怨怼么?rdquo;
萧铣心中咯噔一下,这个他最害怕的问题,终究还是不能回避。虽然此前萧妃已经旁敲侧击问过了,可是萧妃问和杨广问,在这一点上效果又是天壤之别的。
如果他说对于隋军杀了他祖父和三叔毫无怨恨,那便是不孝之人,连天理人伦都罔顾。可是若是说怨恨hellip;hellip;当时杨广可就已经是扬州总督了,虽然平叛作战的直接指挥统帅是杨素和贺若弼两人,不比灭陈之战时那般由杨广亲挂主帅名头;但是萧铣只要说了对此事有怨恨,那就肯定逃不脱怨恨杨广的罪过。
怎么回答?萧铣额上冷汗几乎便要涔涔而下,深吸了几口气,才算是稳住了思绪。
回禀殿下:小侄以为,从人情而言,祖孙、叔侄均是天性之亲。近亲见害,岂有不悲恸之理?只是当年小侄年幼,不明大理,只知悲恸,不知当怨恨何人。及大师恩养教诲数年,小侄戾气渐去,又读诗书明理,却是另有了一番见识。rdquo;
杨广听到这儿,第一次觉得面前这个少年人果有几分有趣之处了,也来了精神,想听听这个少年人有啥不寻常的见地:既如此,你倒是细细说来。rdquo;
小侄不敢。小侄读书,亦知孟子曰lsquo;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rsquo;lsquo;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rsquo;。自八王之乱、永嘉南渡;华夏衣冠,尽迁于南。是以自齐梁以降,南人不知北地亦有衣冠礼乐。北魏末年,六镇变乱,更有尔朱荣等辈胡虏为lsquo;河阴之变rsquo;,尽杀北朝汉化之臣僚,使北魏太武帝以来北朝诸般汉化变法之成果尽数丧却。小侄之天祖、梁武帝亦在当时以陈庆之北伐中原,以图恢复河洛衣冠。
小侄祖父在世时,本无僭越之野心,西梁归降朝廷时,臣之祖父不过忧惧北朝以武力治国,使华夏礼乐失统,故而南奔于陈;及至于后,遂酿败亡。然小侄之祖父若是活至今日,见殿下抚慰吴地之所为,礼乐教化之治理,想来也不至于再有异心。当年之事,实乃因南朝士绅不知大隋制度所酿成的误会,以致如此悲剧。rdquo;
许多人觉得南北朝的历史,往往是两边始终在敌对掐架的状态,但是其中还是颇有几段相对和平的年代的。比如距离萧铣如今这个时代之前大约七八十年时,就曾经有数十年的相对和睦期,主要原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从河东(山西)迁都到洛阳、实施各种汉化改革,让胡汉矛盾减弱了。
但是到北魏末年时,处于北疆防备柔然的北魏保守派鲜卑贵族,由于朝廷给他们的待遇比那些主动南下汉化的贵族差,而产生了强烈不满,这就酿成了后来的六镇兵变mdash;mdash;所以六镇兵变绝不是某国历史书上说的那样是北方人民正义的大起义rdquo;。而是纯粹的历史发展的逆流,是拒绝汉化的胡人,嫉妒北方汉人和那些在汉化中得到好处的胡人,所发动的反扑。
只是因为后世某国的修史立场要求凡是农民起义都是好的rdquo;这一大基调,才在90年代以前的历史书上给六镇兵变rdquo;一刀切地披上了正面的外衣。而坚持反面史观的大师们诸如陈寅恪等,也早早地住牛棚被斗死了。
--